close
第三期:1956~1966年,為現代派(西化)時期。
隨著韓戰結束,中(台)美聯防條約穩定了台灣的經濟、政治
、外交情勢,美國經濟和美式生活方式的移入,使文化界出現
一片「西化」的作風,西方現代派作品大量被引介到台灣,意
識流小說、現代詩、荒謬劇場、現代電影對年青一代有廣泛的
影響。青年作家對八股化的反共文學表示不滿,對殘存於傳統
文化中的封建落後抱著反抗改革的意識,而現代文學和存在主
義所洋溢的虛無主義精神迎合了台灣年青一代對低沉的時代的
無奈感。現代派作品在技巧方面的提高有其積極意義,但不少
作品流露的虛無和悲觀色彩卻引來流弊。 

第四期:1966年至1973年,是歐化的反省期。由於現代派文學
日漸脫離現實,而台灣七十年代高度的經濟發展使台灣社會形
態邁向轉型,現代文學所表現的西方文明的錯亂和疏離不能解
社會轉型期裡人們的意識形態,對於真實的問題反而不能深入
挖掘。作家開始修正現代化時期的消極作風,轉而面對台灣轉
變中的社會現實。子于、王禎和、黃春明、陳映真、王拓、舒
凡、七等生、尉天聰、施叔青等作家開始在作品中傳達出強烈
的社會意識,通過小人物的生活反映時代,獲得讀者的共鳴。

第五期:1973年至1980年是現實主義文學(鄉土文學)時期。
在國際形勢上,台灣先後遇上中(台)美斷交、釣魚台事件、
石油危機。作家對台灣的處境、作家的任務、社會的問題提出
了前此未有的覺醒。「鄉土文學論戰」是這個時期的主要文學
思潮論爭的核心,也是台灣文學前途的一次最重要的檢討。從
「西化」文學反映出對傳統文化自信的喪失,使有識之士更認
認清楚固有文化,並試圖加以復興,這是具有清楚認識的「文
化創新運動」,非單純的「本土運動」。「鄉土文學」是整個
文化振興運動的前鋒,連同其他藝術媒體如舞蹈、音樂、美術
、戲劇等無不表現文化尋根的呼籲,創作方針上有所突破,各
種文學觀念又得以互相交流,對於台灣都市、農村經濟、社會
危機、價值觀念等都有進一步的反映和研究,一種新的文學總
體方向正在穩定發展中。

第六期:1980年至今。這時期可稱為多元共生時期。有不同的
流派和作品出現,如「女性文學」(李昂、廖輝英、袁瓊瓊、
蕭颯、蘇偉貞、夏宇等)、「都市文學」(阿盛、林燿德、林
彧等)、「政治文學」(張大春、黃凡等)等類型。作家進而
反省文學創作的路向和身分。「台灣文學」歷史的回顧和建構
成為焦點之一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葉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