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    文學的分期需要從兩個方面考察:一是社會的重大變化,
另一是文學的主潮,把這兩個方面結合審視,台灣「新文學」
的發展可以分為六個時期。 

第一期:1920~1945年,也稱為「日據時期」,台灣文學史家
葉石濤把這個時期劃分為三期:
  (一)1920~1925年為「搖籃期」,文壇上主要是「新舊之爭
」。當時《台灣民報》(中、日文旬刊,後改名《新民報》)已
用白話刊行(1923年),刊載有新文學的譯作。
  (二)1926~1937年為「成熟期」,這時期的作家主要反映了
農村在殖民統治下的苦難。台灣作家的反日傾向十分明顯,不少
以日文作為抗日的武器。楊逵的〈送報伕〉就是發表於1934年在
日文刊物《文學評論》上。這時期張我軍致力於推動新文學,賴
明弘、張深切等成立了「台灣文藝聯盟」(1934年)。文學雜誌
不斷湧現,如張文環、巫永福創辦的《福爾摩沙》及楊逵創辦的
《台灣新文學》(1935年),刊出不少作品。這時期的代表作家
有賴和、楊逵、吳濁流、翁鬧等。
  (三)1938~1945年為「戰爭期」。這時期「台灣文藝協會」
成立(1939),會員包括中、日作家。機關刊物是《文藝台灣》
(日文)。成員之一張文環後來自辦《台灣文學》(1941),力
求反映台灣人民在殖民者統治下的苦悶和抵抗。這時期較重要的
作家有張文環、呂赫若、龍瑛宗等。「日據時期」的作家,大致
上表現了對台灣殖民統治的深刻經驗,或描寫無產者受政府、資
本家的剝削和欺壓,或描寫封建婚姻對青年的束縛,或從殖民經
驗思考民族身分,普遍都帶著同情弱小、反抗強權、積極尋找精
神出路的精神,但有時亦流露消沉的情緒。

第二期:1945~1956年,為「戰鬥文學」(反共文學)時期。當
時國民政府撤到台灣,整軍經武,又逢韓戰等,政府採積極措施
武裝文學的戰鬥任務,為了建立起反共抗俄的意識,設立「中華
文藝獎金委員會」,國防部也舉辦「軍中文藝獎」,這時期有三
類作家:
 (一)軍中作家,如朱西寧、司馬中原、段彩華、尼洛等;
 (二)曾在大陸受教育的一群,像孟瑤、林海音、潘人木等,他
們汲取苦難時代知識分子的經歷,處理具懷舊情緒的題材,如陳
紀瀅的《荻村傳》和《華夏八年》、王藍的《藍與黑》、姜貴的
《旋風》和《重陽》、潘人木的《蓮漪表妹》、司馬中原的《荒
原》等,或寫抗戰、或寫剿共,懷鄉情調較濃 
(三)台灣光復後第一代的鄉土作家也有作品面世,如廖清秀的
《恩仇血淚記》、李榮春的《祖國與同胞》、鍾理和的《笠山農
場》等是代表性作品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葉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