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    上一次,文學朱家老三朱天衣看到詩人余光中,已是卅年前 。父親朱西甯曾給她一本「余伯伯」初出版的「白玉苦瓜」,說:「這個好。」

    今年,余光中八十歲,眾多作品復刻問世。在詩、評、譯等文學身分之外,還多了「搶救國文教育聯盟發起人」的身分,為國文教育請命,不忍新世代學子竟成中文世界的異鄉人。

    當年讀余詩的朱天衣則成了搶救作文力的前線小兵。沒有走 上父姊的創作之路,而是開起作文班鼓勵孩子閱讀、出作文有聲 書為新手撤去寫作障礙,遙遙呼應「余伯伯」的呼籲。

    今年初夏,在高雄余家,余光中取出新印的書送給後輩朱天 衣。閱讀與寫作,是兩人最關切的事:文字創作必須後繼有人, 也必得有群在文學修養上「準備好了」的讀者,接續捧讀「白玉 苦瓜」。

    問:教育界一直擔心現在的孩子寫作能力變差了,這是多慮 嗎? 

余光中:是有這個現象,但倒不是孩子變笨,而是注意力被分散 了。因為科技,現在的孩子要看、要聽的東西實在太多了,閱讀 的時間自然變少,讀者(readers)逐漸變成聽眾和觀眾(audi ence)。我和一些作家朋友們想做的,就是多少拉一些回來當讀者。
 
    觀眾是比較被動的,有個場面或故事在你面前展開,你接受 就是了;讀者比較主動,對文字多少要有點修養,才能把作品 的文字還原為原來的經驗。 
    
    以前科技不發達,沒有影印、電腦,得一字一字抄寫,與文 字親近;現在,連寫都不寫了。我現在教研究生英翻中,要他們 不能打字,必須用有方格子的稿紙。哇,他們很怕。
 
    功課用手寫,優秀學生做不來。我說:「這可能是你這一輩 子最後一次好好看中文、一筆一畫寫下來的機會了,要好好寫。 」不能寫草字、簡體字和別字。還是有一些優秀的學生應付不來 。

朱天衣:我常常跟學生說,上網和閱讀是兩回事:上網是快速抓 取資料而已;真正的閱讀,是要讓文字進入腦子十秒以後,進 入深層的思考。 

    最近有個新名詞「功能性文盲」,指的是有些人只是識字, 但不具備閱讀能力。我發現我的學生有七成以上看東西非常快, 若問他每一段文字說些什麼,常說不清楚。 

    有些學生連考試題目都讀不懂!學生的語文能力已經影響到 數學、理科的能力。所以,功利點說,父母要讓學生功課好,也 要加強閱讀能力。

    但我看,十個孩子裡只有一、兩個有閱讀能力吧。

(問:孩子寫作的障礙是沒有想法,還是沒有基本語彙?)

    簡單講,當孩子完全沒有閱讀,腦子根本就是空的, 既無想法也無語彙。
 
2008-06-02/聯合報/A6版/】

葉子曰:

    讓我們想想,為何在絕大多數的國文測驗中,「文意測驗」 (含閱讀測驗)均扮演主要的題型?為什麼這次「二技」的國文 ,全國沒有人考90分以上

    原因是:國學是死的,應用文書信是死的,國字注音詞性也是 死的--唯有「閱讀」及「思辨」能力,才是「帶的走」的東西。
活人讀死書,能把書讀活;死書讀活人,能把人讀死。

  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葉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