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「開卷有益」,這句話是宋太祖說的;「不開卷也有益」,這話是誰說的?
如果你常逛書店,如果你一有機會就到圖書館走走,你也能說出這句話來。舉個近例:現在聯經出版公司辦理規模宏大的書展,進去一看,這真的是座書城,這是用書營造的特殊環境,它薰陶我們,變化我們的氣質,森林和大瀑布怎樣影響我們,書城和書世界也照樣影響我們,你我即使一本書也沒翻開,書香和書卷氣就自然上身了。
逛百貨公司已進入很多人的生活方式,想想看,你我何嘗立意要買東西?你走進去,走出來,何嘗每次都買了東西?為甚麼要去逛呢,因為「不買也有益」。看見新產品,用不上,欣賞一番也好。看見對你更順手的工具,記在心裡,等大減價的日子再來。看見朋友迫切需要的東西,回家打電話告訴他,給友誼加分。也許有一樣東西,你從來沒感覺需要,因為你不知道有它,忽然看見了,才知道少了它不行!還是廠家想得周到,幸福感洋洋而生,做個現代人真好。……等等,逛書店、看書展也是相同。
來到書店,你我可以看見出版界的變遷走向,體會大勢所趨。書店是河,圖書館是湖,河水的流變很清楚。書店是軍營,書展是大檢閱,若是那些書都直放在書架上,書脊向人,更彷彿一行一行的分列式,作家的特色和實力歷歷在目,後浪前浪,浮浮沉沉。你我看見新作家銳氣凌人,破土而出,一驚,看見老作家恐懼滅頂,奮力掙扎,一驚,看見有人一個急轉彎,否定昨日之我,搶搭暢銷列車,又一驚,這些驚中帶喜。有時候,看見狡獪的人如何操作大眾趣味,或者大眾趣味如何愚弄老實的人,也是一驚,驚中無喜。這地方訓練觀察力,啟發思考,然後人非草木,可以觸類旁通,設想百步之外看自己的生活行業,社會定位。
今天出版書刊,美術設計的地位重要,他的比重可能超過文字編輯。一本書的裝幀,字體,畫圖,色彩,開本,都從天才、靈感加上兩杯濃濃的咖啡得來。這一行吸引了很多優秀的畫家,他們有些人把自己設計的封面視同重要的創作,拿來開展覽會、出版畫冊。看書展,即使書直立在書架上,你我也可以管窺豹,如果書平放在檯面上,那就一覽眾山了。人非草木,對萬物有通感,這時看書展也像看畫展,神遊語文之外矣,渾然萬紫千紅矣,忘其路之長短矣。
書展難逢,書店易尋。書展一時,圖書館永久。夫如是,人生何處不相逢?何不在書店圖書館中?人之一生要費多少光陰等待別人,有人站在人行道旁邊等朋友,可曾想到塵土?扒手?有人進茶座等朋友,志不在茶,消費額太低,侍者慢吞吞,杯盤響噹噹,心急喝不得,朋友來到了,起身就走,浪費錢也浪費資源。有人逛百貨公司等朋友,那地方到底刺激物慾,錢到用時方恨少,敗壞了和朋友清談的興致。年輕人約女朋友,她滿口稱讚的物品咱捨不得買,後事如何!約在書店裡碰面,她愛書,書很便宜,她不愛書?更給您省了!
近書,總會愛上書本的吧?總要開卷,才會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。更你看那些書,多少人的聰明才智,山河歲月,多少人的胼手胝足,勞碌奔波,多少人的善心美意,委婉曲折!每本書都在等著向我們奉獻一點甚麼,書使我們自尊,每位作者都有一些勝過我們的地方,書使我們謙卑。讀書,書在你我腳底下,一寸一尺把你我墊高,不讀書,書就壓在你我頭上了。
師曰:「鼎公其實要說:『不開卷也有益,但開卷通常更有益。』祇是鼎公喜歡意在言外,一方面也淡淡嘲諷了現代人寫書的太多,寫得好的太少;看的人少,懂得欣賞的人更少,以及連書店都不愛逛的事實。」
如果你常逛書店,如果你一有機會就到圖書館走走,你也能說出這句話來。舉個近例:現在聯經出版公司辦理規模宏大的書展,進去一看,這真的是座書城,這是用書營造的特殊環境,它薰陶我們,變化我們的氣質,森林和大瀑布怎樣影響我們,書城和書世界也照樣影響我們,你我即使一本書也沒翻開,書香和書卷氣就自然上身了。
逛百貨公司已進入很多人的生活方式,想想看,你我何嘗立意要買東西?你走進去,走出來,何嘗每次都買了東西?為甚麼要去逛呢,因為「不買也有益」。看見新產品,用不上,欣賞一番也好。看見對你更順手的工具,記在心裡,等大減價的日子再來。看見朋友迫切需要的東西,回家打電話告訴他,給友誼加分。也許有一樣東西,你從來沒感覺需要,因為你不知道有它,忽然看見了,才知道少了它不行!還是廠家想得周到,幸福感洋洋而生,做個現代人真好。……等等,逛書店、看書展也是相同。
來到書店,你我可以看見出版界的變遷走向,體會大勢所趨。書店是河,圖書館是湖,河水的流變很清楚。書店是軍營,書展是大檢閱,若是那些書都直放在書架上,書脊向人,更彷彿一行一行的分列式,作家的特色和實力歷歷在目,後浪前浪,浮浮沉沉。你我看見新作家銳氣凌人,破土而出,一驚,看見老作家恐懼滅頂,奮力掙扎,一驚,看見有人一個急轉彎,否定昨日之我,搶搭暢銷列車,又一驚,這些驚中帶喜。有時候,看見狡獪的人如何操作大眾趣味,或者大眾趣味如何愚弄老實的人,也是一驚,驚中無喜。這地方訓練觀察力,啟發思考,然後人非草木,可以觸類旁通,設想百步之外看自己的生活行業,社會定位。
今天出版書刊,美術設計的地位重要,他的比重可能超過文字編輯。一本書的裝幀,字體,畫圖,色彩,開本,都從天才、靈感加上兩杯濃濃的咖啡得來。這一行吸引了很多優秀的畫家,他們有些人把自己設計的封面視同重要的創作,拿來開展覽會、出版畫冊。看書展,即使書直立在書架上,你我也可以管窺豹,如果書平放在檯面上,那就一覽眾山了。人非草木,對萬物有通感,這時看書展也像看畫展,神遊語文之外矣,渾然萬紫千紅矣,忘其路之長短矣。
書展難逢,書店易尋。書展一時,圖書館永久。夫如是,人生何處不相逢?何不在書店圖書館中?人之一生要費多少光陰等待別人,有人站在人行道旁邊等朋友,可曾想到塵土?扒手?有人進茶座等朋友,志不在茶,消費額太低,侍者慢吞吞,杯盤響噹噹,心急喝不得,朋友來到了,起身就走,浪費錢也浪費資源。有人逛百貨公司等朋友,那地方到底刺激物慾,錢到用時方恨少,敗壞了和朋友清談的興致。年輕人約女朋友,她滿口稱讚的物品咱捨不得買,後事如何!約在書店裡碰面,她愛書,書很便宜,她不愛書?更給您省了!
近書,總會愛上書本的吧?總要開卷,才會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。更你看那些書,多少人的聰明才智,山河歲月,多少人的胼手胝足,勞碌奔波,多少人的善心美意,委婉曲折!每本書都在等著向我們奉獻一點甚麼,書使我們自尊,每位作者都有一些勝過我們的地方,書使我們謙卑。讀書,書在你我腳底下,一寸一尺把你我墊高,不讀書,書就壓在你我頭上了。
師曰:「鼎公其實要說:『不開卷也有益,但開卷通常更有益。』祇是鼎公喜歡意在言外,一方面也淡淡嘲諷了現代人寫書的太多,寫得好的太少;看的人少,懂得欣賞的人更少,以及連書店都不愛逛的事實。」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