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現在看學生論文的時間,恐怕比讀小說的時間還多。社會
科學領域的碩博士論文每篇動輒十幾萬字,平均下來,每學期
總要看百萬字以上。暫且先不提這些論文的證據是否足夠、推
論是否合乎邏輯、理論是否有深度,本文想單就中文本身的問
題提出討論。而這些問題很大一部分是受到閱讀翻譯書籍、網
路書寫與收聽電視SNG新聞的影響。
斷句太少 贅字太多 動作太浮濫
首先,學生不太喜歡使用句點。一整段就是一個句子,經
常可見。學生的解釋是,這些文字意思上下連貫,沒有辦法斷
句。問題是,整篇文章的意思不也都是前後連貫嗎?總不能全
文寫成一句。缺少斷句,往往會讓讀者閱讀時,感到氣嚴重不
足。
第二個徵候就是,「所」、「關於」、「性」、「和」、
「動作」、「的」、「被」等字過於氾濫。「我所能想到的錯
誤」、「他所關心的事」,這些「所」都用得「不得其所」,
實屬贅字。「關於」應該是受到英文regarding與about的影響
,於是把「你知道他的近況嗎」寫成「你知道關於他的近況嗎
」。「性」也是一個「爭議性頗高」(頗受爭議)的字。「性
」究竟過於氾濫,還是有其必要,眾說紛紜。可讀性、全國性
、綜合性、正確性、趣味性,性確實隨處可見。有人主張性雖
有益健康,但不能毫無節制。像「這是一篇具有學術性的論文
」,其實就是「這是一篇學術論文」。
「動作」的使用,則顯然受到電視SNG新聞連線報導的
傳染。曾有新聞記者拿著麥克風這樣講:「車禍受到輕傷的患
者都已經回家做一個休息的動作了」,令人莫名所以。如果我
們說,這位清潔工人已經做了掃地的動作,他究竟是掃了,還
是沒掃?
由於英文的形容詞英漢字典都翻譯成○○的,導致「的」
無所不在。我在論文中看過這樣的句子:「擁擠的都市的交通
塑造了乘客緊張的心態」。想想看,如果把綠樹寫成綠色的樹
,那「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」會變成怎樣的句子?
「被」字的濫用則是中文西化最鮮明的實例。中文雖也有
被動式,但主客不像英文那麼清楚。有時文句是被動,意思是
主動,如「文章還沒寫完」。像「選擇一個被認為很重要,但
是還沒有被研究的主題」,不就是「選擇一個重要而無人研究
的主題」嗎?有的時候「被」是贅字,例如「動作要輕點,以
免被教官發現」。有的時候,「被」可以使用其他字眼,如受
、遭、經、為、給、讓、任、教來取代。例如「被騙」是「受
騙」、「被打」是「挨打」、「被名師指點」是「經名師指點
」。
近來小朋友流行白痴造句法,例如「如果」、「說明」的
造句分別是「汽水不如果汁好喝」、「爸爸說明天要帶我出去
玩」。也有商家故意製造效果,例如「真的好黃牛肉麵」,是
真的好,不是真的好黃喔。其實如果不小心,我們的寫作也經
常出現類白痴造句,會造成讀者困擾,耽誤閱讀時間。例如「
上述文字是應該論文的研究者之邀而作」、「我二點整人在台
北」,其中「應該」、「整人」這些字眼會特別跳出來。這時
候,也許可以換個字,加個標點符號,或者改一種寫法。最好
是文章寫完以後,不妨運用現代電腦功能,將「被」、「的」
、「性」等字用紅色標示出來,如果出現頻率高,就真的要特
別留意了。
轉載自2009-02-28/聯合報/A4版/要聞【畢恆達】
科學領域的碩博士論文每篇動輒十幾萬字,平均下來,每學期
總要看百萬字以上。暫且先不提這些論文的證據是否足夠、推
論是否合乎邏輯、理論是否有深度,本文想單就中文本身的問
題提出討論。而這些問題很大一部分是受到閱讀翻譯書籍、網
路書寫與收聽電視SNG新聞的影響。
斷句太少 贅字太多 動作太浮濫
首先,學生不太喜歡使用句點。一整段就是一個句子,經
常可見。學生的解釋是,這些文字意思上下連貫,沒有辦法斷
句。問題是,整篇文章的意思不也都是前後連貫嗎?總不能全
文寫成一句。缺少斷句,往往會讓讀者閱讀時,感到氣嚴重不
足。
第二個徵候就是,「所」、「關於」、「性」、「和」、
「動作」、「的」、「被」等字過於氾濫。「我所能想到的錯
誤」、「他所關心的事」,這些「所」都用得「不得其所」,
實屬贅字。「關於」應該是受到英文regarding與about的影響
,於是把「你知道他的近況嗎」寫成「你知道關於他的近況嗎
」。「性」也是一個「爭議性頗高」(頗受爭議)的字。「性
」究竟過於氾濫,還是有其必要,眾說紛紜。可讀性、全國性
、綜合性、正確性、趣味性,性確實隨處可見。有人主張性雖
有益健康,但不能毫無節制。像「這是一篇具有學術性的論文
」,其實就是「這是一篇學術論文」。
「動作」的使用,則顯然受到電視SNG新聞連線報導的
傳染。曾有新聞記者拿著麥克風這樣講:「車禍受到輕傷的患
者都已經回家做一個休息的動作了」,令人莫名所以。如果我
們說,這位清潔工人已經做了掃地的動作,他究竟是掃了,還
是沒掃?
由於英文的形容詞英漢字典都翻譯成○○的,導致「的」
無所不在。我在論文中看過這樣的句子:「擁擠的都市的交通
塑造了乘客緊張的心態」。想想看,如果把綠樹寫成綠色的樹
,那「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」會變成怎樣的句子?
「被」字的濫用則是中文西化最鮮明的實例。中文雖也有
被動式,但主客不像英文那麼清楚。有時文句是被動,意思是
主動,如「文章還沒寫完」。像「選擇一個被認為很重要,但
是還沒有被研究的主題」,不就是「選擇一個重要而無人研究
的主題」嗎?有的時候「被」是贅字,例如「動作要輕點,以
免被教官發現」。有的時候,「被」可以使用其他字眼,如受
、遭、經、為、給、讓、任、教來取代。例如「被騙」是「受
騙」、「被打」是「挨打」、「被名師指點」是「經名師指點
」。
近來小朋友流行白痴造句法,例如「如果」、「說明」的
造句分別是「汽水不如果汁好喝」、「爸爸說明天要帶我出去
玩」。也有商家故意製造效果,例如「真的好黃牛肉麵」,是
真的好,不是真的好黃喔。其實如果不小心,我們的寫作也經
常出現類白痴造句,會造成讀者困擾,耽誤閱讀時間。例如「
上述文字是應該論文的研究者之邀而作」、「我二點整人在台
北」,其中「應該」、「整人」這些字眼會特別跳出來。這時
候,也許可以換個字,加個標點符號,或者改一種寫法。最好
是文章寫完以後,不妨運用現代電腦功能,將「被」、「的」
、「性」等字用紅色標示出來,如果出現頻率高,就真的要特
別留意了。
轉載自2009-02-28/聯合報/A4版/要聞【畢恆達】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