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過路人等不得在此小便」
「過路人等,不得在此小便!」
「過路人,等不得,在此小便。」
「過路人,等不?得在此小便。」
沒有標點,完全由讀者運用想像斷句,結果千差萬別。諸位可知:從漢朝至清末的兩千多年
裏,我國並無完整的標點符號。昔時讀書人讀書必須自己斷句,(憑藉的是閱讀者的功力)用圈
和點標明,稱為「句讀」。故「學記」曰:「一年視『離經』辨志」,斯謂也。
茲將我國標點符號之源流臚列如後:
1.1897 年,廣東人王炳耀草擬了「,」、「。」等十種符號,這是我國標點符號之始。然這些
標點符號後來未獲推行。
2.1904 年,商務印書館出版了《英文漢古》一書,為我國最早使用標點符號的出版物。
3.1919 年「國語統一籌備會」成立,胡適、周作人、劉復及錢玄同等人提出《請頒行新式標點符號議案》,列舉了十二種標點符號,由北洋政府教育部通令採用。
4.民國七十六年,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為統一其間標點符號使用不一的情況,遂製訂了「重訂標
點符號手冊」。手冊特將「私名號」改為「專名號」(以便還能用於國名、種族名、地名、種族名、時代名、學派名);並增加了「頓號」及「音界號」。(後者,用於外國人名翻譯成中文時
的名字與姓氏之間)。
資訊化的今日,多數人不重視標點符號,照成「一行文」、「逗點句號文」(只會這兩種)俯拾皆是 -- 殊不知除了區區一標點,往往決定了文章的良寙;更是考試作文評分基準。
例如:甲生寫:「夏天,這充滿活力的字眼燃燒起我的熱情。」
乙生則寫:「『夏天』--這充滿活力的字眼,燃燒起我的熱情!」
各位一看就知道,哪一個分數較高了吧?原因無他--「標點」使文意更生動!
作家呂晏曾寫過一則「標點符號數來寶」的趣味文字:
「。」 小胖子,像圓球;說完一句就停留。
「,」 小蝌蚪,尾巴彎,暫時游在句中間。
「、」 桃姑娘,愛跳舞;喜歡分開同類詞。
「:」 兩隻眼,張得大;遇它就有許多話。
「?」 小耳朵,真勤快;碰到疑難就發問。
「!」 小頑皮,舌頭長;喜怒哀樂都要嚐。
「「」『』」 四方臉,有來歷;引用名正又言順。
「;」 小圓餅,加逗點;並列分句要嚴明。
「……」 小啞巴,不說話;省略詞句都用它。
「( )」 小博士,提醒你;要緊的話別忘記。
「╴」 一條線,左邊排;地名人名畫一畫。
「﹏」 圖書館,專管書;千萬不可弄糊塗。
正式一點的說法:
。 句號-一個句子完結或是語氣完結時使用。
, 逗號-句子或語氣中間停頓時使用。
、 頓號-用在區隔同位語詞或是語氣短暫停頓時使用。
- 破折號-衍伸語氣、帶出某個事實或是名字時用。
- - 夾注號-補充說明用。
? 問號-問句後面使用。
! 驚嘆號-驚訝的語句結尾用。
: 冒號-通常與引號連用,表某人發語。
「」 單引號-對話時使用的對話框。
『』 雙引號-引述、引用時使用,在單引號中若需要也會用此符號。
‧ 音界號-名字跟姓氏之間專用,如麥克‧傑克遜。
…… 刪節號-表示語氣未完或是對話中沉默之用。必為兩個字元也就是六個點連用。
總之,時下之「顏符號」,簡訊、msn......等用之不傷大雅。但文章、書信以不用為宜。
希望各位曉得:「標點一差,再好的文章都將黯然失色!」這個真理。
- Sep 08 Fri 2006 13:49
標點符號 --文章的一部份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