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美的印刷、無暇的排版,能否換來學生對國文的垂青
,甚至,入其堂奧而感盪其心靈?
答案當然是否定的,原因有二:
政策不臧,以及相對金玉的印刷而言,敗絮的內容。
當「本土化」的魔咒伴隨著無腦政客的權力魔杖燒夷文
學的每一寸淨土時,我衷心慶幸自己是個自由的補習班老師
,不必理會教育部漫無止境的狂吠......。
【聯合晚報/記者謝蕙蓮/台北報導】
今天是五四運動89周年,搶救國文教育聯盟下午開記者會
,要求妥善訂定98年高中國文課程綱要,並恢復使用民國83年
的國立編譯館部編本。
聯盟要求教育部,目前研訂中的98高中課綱國文科,文言
文和語體文(白話文)比例,應從現在的45比55,改為55比45
,好提高文言文比例。聯盟還要求,高中國文課由目前的每周
4節,增為每周5節;並且把中國文化基本教材改列為必修。
聯盟執行祕書、中山女中國文老師李素真說,國文是所有
科目的基礎,「國文學不好,數學、地理、歷史…所有科目
全都倒」。她表示,現在高一學生使用的95國文暫行綱要,內
容鬆散價格又貴;反而是83年的部編本,內容完整又充實,而
且價格便宜,一本只要幾十元。不只國文科,連高中地理、歷
史科,都有老師、學生還在用早年的部編本。
李素真說,早年國小國語科每周有10節,現在只剩下5節
;高中國文以前每周6節,現在只剩下4節。國文上課時數大幅
減少,不只學生國語文能力明顯下降,其他課程也學不好。她
反問,教育部「把國文當成什麼了?」
搶救國文教育聯盟、作家張曉風憂心的說,學生國文程度
低落,「不只文言文看不懂,有時候連白話文也不太看得懂」
。她舉例,在大學教書時,上課選用的白話文只要出現成語、
典故,立刻就會對學生造成困擾;她說,「這些學生並不笨,
是吸收太少」。
83年部編本 95暫綱
文言文 65% 45%
白話文 35% 55%
上課時數 每周六節 每周四節
文言文課數 71課 38課
白話文課數 23課 38課
文化教材 必修 選修
- May 06 Sun 2007 23:11
搶救國文,教盟推薦83年部編本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