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   今年大學指考的總榜首,同時也是國文科的榜首(90.4分),出現在彰化女中。被記者採訪時,這名沈同學大方地對鏡頭展現她的歌喉。旁白同時說道:「不但會讀書,語文及音樂方面也很有天分...」「不過,這位同學絲毫不受日前台大醫院形象影響,毅然決定以台大醫科為第一志願...」 
   
   沈慧安:「我想要填台大醫學系(記者:為什麼?),因為我覺得,目前來講的話,台大醫學系是台灣人材集中的地方,所以我覺得去那裡可以擦出一些火花…彼此間切磋。」 
   
   我不禁「關機」而嘆:又一個被這種價值觀犧牲掉的人材!沒錯,她是數理資優生;沒錯,人各有志;更沒錯,台大醫科學子是菁英中的菁英--然而我不禁要問(不是挑語病):台灣的「人材」是否「僅」集中於台大醫科?許多優秀學生甘願多花五、六年重考,放棄高醫、北醫、陽明等校不(屑)就讀,為的就是掛上台大醫科的光環。而這些 elite,究竟他
們日後會無視「關說、壓力」發光發熱以淑世濟民?抑或失去自我想法,變成只會讀書、聽話、研究的機械(我們無法否認,周遭親朋的壓力及影響)?甚至,打著台大的名號爬上高位魚肉百姓、中飽私囊? 
   
   結果是,「天之驕子」給我們的貢獻,有些還不如閭巷中孜孜的清道夫。 

   回想起小時候,身邊總是圍繞著所謂「天才」--考了99分,還會為了1分和老師爭得面紅耳赤、揚言自殺...「滿分」是他們唯一的夢想、甚至是活下去的理由、希望。然而他們的EQ、待人處事、抗壓性往往比不上一個功課不好,回家還得幫爸爸做生意的笨小孩。 

   我們需要好醫生;但,我們何嘗不需要一個李白?一個李清照? 當許多尚未琢磨成文學瑰寶的璞玉仍然堅持:「我就是要讀台大醫科」時,請與我一起哀悼:我們的價值觀積重難返,我們的文學已死亡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balvenie 的頭像
    balvenie

    人生自是有情癡,此恨不關風與月

    balven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